这是一本大山深处青年作家的处女之作, 其作品大多发表在不显眼的
地区报纸内刊上, 其作品的文学质量和水平, 不亚于当今奔走于省报、省
刊, 欺世盗名, “炒作” 走红的一些所谓的“作家”。
杨富安先生的散文没有贾平凹散文的开朗、豁达、劲健、静谧、虚灵、
妙悟、佛性、鬼气、儒雅、老道, 但他笃厚、虔诚、质朴、鲜活、清新、
明昭; 没有陈希来散文中对生死、爱情、诚实、孤独、时间、永恒、生存
意义等问题的追问, 但他真挚、真切、真实, 有对生活的热爱, 对生命的
珍重, 对心灵的护佑, 对善的坚守。
杨富安先生的散文有文采、有文气、有文思、有文韵、有文情、有文
理。散文的文采是一种水中映霞的神采; 散文的文气是一种“浩然之气”;
散文的文思是一种“斩不断, 理还乱”, 思接千载, 弥漫宇宙的情思; 散文
的文韵是一种叙述的携情带韵, 描写的绘声绘色; 散文的文情是一种闲适、
散淡、意绪飞扬、自由想象的情感; 散文的文理是一种喻理、隐理、匿理、
释理、化理的“意蕴”。
序
第一部分 纵情山水
金丝峡的山水
天涯海角情思
夜游东方巴黎
我在平凹故里
寄情闯王寨
桃花谷里觅佳人
踏访岳阳楼
秋登凤凰山
蒙蒙烟雨金丝峡
我在屈原故里
漫步鼓浪屿
白帝城纪行
浪漫西岛
登临黄鹤楼
眺望金门岛
情迷枫桥
登临滕王阁
蓬莱仙岛
走进内乡县衙
走进华安土楼
宋城千古情
歌乐山下祭英灵
醉美亚龙湾
红岩村里看《红岩》
拜谒中山陵
参观武昌起义旧址
印象大红袍
第二部分 人生感悟
金丝峡的红叶
不把工作带回家
乐在读书中
落叶随想
不惑之年的断想
读书让人生更快乐
散步
紫薇盛开的季节
幸福是什么
心如止水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自信,让你成功
漫步樱花路
又闻梅香
一人在家
等待作品发表的日子
为生命添彩
简单地生活
家的感言
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杨姓感怀
红门清风石
第三部分 亲情无限
端午节的味道
母爱如雪
母亲的电话
母亲的守望
父亲的心愿
奶奶坟前的那株桃树
菊花情
母亲节里忆母亲
一个难忘的电话
清明情思
又是一年毕业季
爱的呼唤
故乡情思
第四部分 蓝色情怀
我爱蓝色的梦
与地税同行的日子
彩云
我的“税”月故事
我的白发情
历史上的文学家和税收
家庭美德二三事
青春之歌———商南县地税局巾帼示范文明岗侧记
税宣情缘
我是地税人
办税厅来了位新娘
大山深处20年
观看《小官大贪》后的思考
历史上那些廉洁的文学家
在税校的日子
百花文苑四季香
蓝色,我的生命
第五部分 心灵印痕
总有一朵花为你开放
印象平凹老师
家门前的那棵栀子树
初识含羞草
山的那边
窗外那棵香樟树
印象清油河镇
印象陈忠实
心灵的呼唤———创作《局长扶贫》的前前后后
驰名的秦镇米皮
不会开花的小草
别了,我的2014
这个冬天不冷
构建心灵的小屋
六月的一次心灵旅行
重温前坡岭上的硝烟
2015这一年
圣诞节这一天
坚守寂寞的文学
五月随想
记忆中的三省石
第六部分 激扬文字
绽放心灵的微笑
小区的春天
山城晨韵
又见白鹭
局长扶贫
感动
我爱那橘黄色
烟花情
场馆外的石榴花
我爱兰草花
我爱窗外的白玉兰
夏蝉
冬天里的树
路遥,黄土地的儿子———再读《平凡的世界》赏析
春的悸动
春雨情怀
冬的脚步
冬日暖阳
那迎风含笑的迎春花
发光的萤心灵的灯———读贾平凹《带灯》随想
走进建国路83号
结识朱军先生
结识刘公的长篇小说《爱好痛》
牵挂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