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应链环境下,为了提升库存效率,众多制造型企业与其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实施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柔性、降低缺货率、削弱“牛鞭效应”、提升各方绩效,但零部件供应商物流能力不足成为制约该库存模式高效实施的*大瓶颈。因此,制造型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开始与具有专业物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TPL)展开合作,将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与TPL集成,至此,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便应运而生。本书选取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运筹学、博弈论、库存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为依据,遵循“TPL评价与选择―VMI与TPL集成―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案例分析”这一逻辑主线展开研究,旨在构建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理论框架,完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理论积累,同时为实业界推动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指导。

作者

李雷,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桂林理工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以**作者身份在“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等期刊公开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以**完成人身份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担任《外国经济与管理》《财经论丛》期刊审稿专家。


杨怀珍,女,广西桂林人,东南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在研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以**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al Science”、《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期刊公开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以**完成人身份获得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励10余项。担任《控制与决策》《工业工程》期刊审稿专家。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1.2 VMI模式

1.3 VMI&TPL模式

1.4 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

第2章 TPL评价与选择

2.1 TPL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 基于DEA的TPL评价与选择

2.3 基于ANP的TPL评价与选择

2.4 基于DEA-ANP的TPL评价与选择

第3章 VMI与TPL集成

3.1 VMI与TPL集成的基本原则

3.2 VMI与TPL集成的过程

3.3 VMI与TPL集成的策略

3.4 VMI与TPL集成的支撑条件

第4章 利益分配机制的相关变量和假设

4.1 变量说明

4.2 假设说明

第5章 分散协调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机制

5.1 研究情境

5.2 经济效果模型

5.3 确定需求时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

5.4 确定需求时基于最大熵值法和正交投影法的利益分配机制

5.5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6章 集中控制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机制

6.1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风险共担型利益分配机制

6.2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7章 分散协调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7.1 案例背景

7.2 实施流程和措施

7.3 实施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7.4 案例启示

第8章 集中控制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8.1 案例背景

8.2 实施流程和措施

8.3 实施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8.4 案例启示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