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1978年至1991潮汕分市和1991市至2018年三个阶段,通过大量文献、数据和事例全面、系统地梳理1949—2018年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汕头(包括部分今潮汕地区)捐资兴学、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面貌和当前基本情况,为广大爱国爱乡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作记录,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

林伦伦,1985年夏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工作,从辅导员、班主任做到副校长、校长。现在“返老还童”,在做少年儿童的方言与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与陈伟南、陈汉士等港澳同胞和华侨华人有过亲密接触,他们对家乡教育事业之慷慨捐助,缘于对母语与乡情之深深眷恋和高尚之家国情怀。其深有所感。

李宏新,独立学者。主要潮学著作有《先秦潮汕研究》《潮汕华侨史》《1991:潮汕分市纪事》《潮韵》以及《潮汕史稿》(主编)等。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五届广东民间文艺学术著述奖,第六届、第八届潮学奖,2010年、2012年度汕头市文艺奖,潮汕各市19个新闻奖项,《潮起处,是我家》(作词)被评为“汕头市形象歌曲”,获2016年度“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等等。 


查看全部
目录

绪论

一、题解:关于书名的三个关键词

二、关于本书的阶段划分与篇章架构

三、关于本书的学术背景及资料来源

四、汕头华侨捐资兴学的特点

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一、时代背景

二、汕头形势

三、曲折起伏的捐资兴学事业

第二阶段 1978年至1991潮汕分市

一、时代背景

二、汕头形势

三、一路高歌的捐资兴学事业

附:汕头大学简介

第三阶段 1991潮汕分市至2018年

一、时代背景

二、汕头形势

三、持续发展的捐资兴学事业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