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作者雷海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篇由三个不同的方向探讨秦汉以上的中国——动的中国。第四篇专讲秦汉以下的中国——比较静的中国。第五篇合论整个的中国历史。下编的主题是探讨抗战建国中的中国。下编第一篇文章解释此次抗战的意义与士兵之所以英勇,说明中华民族虽老而仍有朝气的原因。第二篇文章则表示作者对于前途的希望和信仰。

作者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硕学高德,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评汉译》《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孔子以前的哲学》等重要论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等。

查看全部
目录

出版说明

上编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

一、中国的兵

二、中国的家族

三、中国的元首

四、无兵的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两周

注释

下编

总论——抗战建国中的中国

六、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

七、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附录 世袭以外的大位承继法

(一) 罗马帝国皇帝

(二) 回教教主

(三) 结论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